新闻动态

竖刁、易牙、开方和他们的弹冠相庆_齐桓公_管仲论_无诡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吉与贡禹为友,世称“王阳在位,贡公弹冠”。王吉字子阳,在东汉班固所写的《汉书·王吉传》里,王吉是个好官,王吉做官,好友贡禹拿出官帽,弹掉官帽上面的灰尘。

这里只有弹冠,没有相庆,应该说君子得势,不必相庆,当官不是目的,弹冠只是一个开始。

北宋的苏洵在《管仲论》中写道:“一日无仲,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。”

这里的三子指的就是竖刁、易牙、开方。管仲活着的时候,这三位不敢造次,齐桓公听管仲的话;公元前645年的一天,管仲死了,这三位终于放轻松了,齐桓公没有了掣肘,这三位也没有了压制,他们弹掉官帽上的灰尘,互相庆贺。

能满足齐桓公声色欲望的是竖刁、易牙、开方,而能管住齐桓公欲望的只有管仲!

仲与威公处几年矣,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?威公声不绝于耳,色不绝于目,而非三子者,则无以遂其欲。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,徒以有仲焉耳。--《管仲论》

展开剩余73%

易牙是厨师行业的祖师,为了满足齐桓公吃的欲望,杀了自己年幼的儿子,给齐桓公做肉羹吃。齐桓公很感动,认为易牙爱齐桓公胜过爱易牙自己的儿子。

竖刁为了能够侍奉齐桓公,自己阉割成为寺人;卫开方作为卫国的贵族,为了跟随不离开齐桓公,父母去世都不回卫国奔丧。齐桓公认为他们都是为了忠于自己才去这么做,他们牺牲太大,齐桓公大受感动。

于是在管仲病重期间,齐桓公问管仲谁可以代替管仲成为相国,齐桓公自己的人选,就是那三位做出了牺牲,满足齐桓公声色欲望的人,而不是其他什么贤士大夫。

公元前645年,齐桓公四十一年,是岁,管仲、隰朋皆卒。

管仲病,桓公问曰:“群臣谁可相者?”

管仲曰:“知臣莫如君。”公曰:“易牙如何?”

对曰:“杀子以适君,非人情,不可。”

公曰:“开方如何?”对曰:“倍亲以适君,非人情,难近。”

公曰:“竖刀如何?”对曰:“自宫以适君,非人情,难亲。”

管仲死,而桓公不用管仲言,卒近用三子,三子专权。

管仲死后的第三年,公元前643年,齐桓公也死了,易牙入,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,而立公子无诡为君。太子昭奔宋。齐桓公五子夺嫡,齐国内乱开始。

桓公病,五公子各树党争立。及桓公卒,遂相攻,以故宫中空,莫敢棺。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,尸虫出于户。十二月乙亥,无诡立,乃棺赴。辛巳夜,敛殡。

为了讨齐桓公的欢心,易牙把自己年幼的儿子都煮了,易牙的期待是很大的。投资讲求回报,本来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,以为太子。雍巫就是易牙,易牙是雍人,就是古代掌管宰杀烹饪的专职人员,雍巫有宠于卫共姬,因宦者竖刁以厚献于桓公,亦有宠,桓公许之立无诡。

齐桓公死后,儿子们互相攻打,宫里也没有了人,更没有人敢去把齐桓公装殓入棺。齐桓公的尸体躺在床上六十七天,尸体上生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。最终易牙、竖刁支持的无诡做了国君,这才把齐桓公装进了棺材。

当然了,齐国内乱也不光是因为易牙、竖刁、开方,五个儿子都想做国君,那必须得开打。管仲也只是说这三个人不可、难亲、难近,不合人情,齐桓公死后的乱局,根本也不是这三个人。

桓公十有馀子,要其后立者五人:无诡立三月死,无谥;次孝公;次昭公;次懿公;次惠公。

文字材料参考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《管仲论》

图片来自《东周列国志》

发布于:山东省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半岛指哪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